[长评] 《养子十五岁/Patrik 1,5》:童话不需要结局

本帖最后由 天台的故事 于 2012-4-14 20:26 编辑

首行防缩进补丁.exe
  小时候,童话故事都是这样结局的:“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长大后,却连流行歌曲都会这样一遍遍诉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影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有着童话般美丽祥和外表的街区,这个蓝天白云下花朵芬芳人群亲善的可人地方,怎么看都是个绝佳的育儿教子之所,一对中年同志爱人为此迁居而来准备开始勾勒人生新的篇章。

  

  然而,看起来很美的事物也只能看起来很美而已,身为同志总是不免遭受双重标准的境遇,热情洋溢的邻居在知道了两人的性取向后收起了善意开朗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尴尬的颔首会意。相信有看过《Suburgatory》的朋友更能体会:在国外,这样看起来简单温馨的育儿宜居街区,是那些非常重视孩子成长的家长心目中理想的选择,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为了保护孩子出发,这样的地方也就有着相对更加传统保守的文化风格,这对同志爱人的出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泊的石子,激起了不安的涟漪。

  所以,在此想特别提一下,许多影迷在观看这部影片时不禁咋叹国外的恐同氛围也丝毫不轻,其实,我个人倒认为,导演的这个设定主要是点题而为,突出传统的家庭育子观念和同志家庭也想要经历完整的亲子生活这一社会内部文化冲突,这点的还一个佐证就是,主人公Göran的丈夫Sven工作的地方,亦即现代化的都市中,同志不仅没有被歧视,还能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

  果不其然,在第一次的尴尬后,夫夫俩的厄运却远非仅此而已,每日都有顽皮的稚童上门捣乱不说,本来想把主要精力投入育儿和照顾家庭而就近入职的医生Göran也遭遇了在以往的都市工作生活中已经被淡忘了的偏见与歧视,而想要效仿邻居们融入环境的花园打理计划也陷入僵局,满园的枯藤烂草与房子的主人一样与整个社区显得格格不入。本来这一切或许都会因为正在申请领养的小生命的加入而变得轻松愉快,可惜,领养的流程受阻,起初搬来这里开始完整亲子生活的憧憬变得愈加佳音无期,一开始时还能淡然入定的夫夫二人逐渐焦虑和煎熬起来。

  这个世上最痛苦的绝望是遥遥无期的等待,操蛋的生活总是不断地嘲弄天真浪漫的人的努力。领养申请迟迟得不到回应,Göran不断地承受新环境中周遭的人与氛围的压力,变得愈加郁郁寡欢,而Sven也因为对伴侣的煎熬无能为力而感到挫败泄气,转而用已戒除多年的吸烟酗酒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自此,沉重的失落感,将曾经的爱侣变得寡言无多各怀心事。

  可是,命运除了残忍之外,更擅长将残忍演绎得鬼斧神工的艺术,上演捧得越高摔得越痛这种戏码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一个看似平凡的早晨,Göran和Sven终于收到来函:一个一岁半的男婴即将来到他们家里。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家庭再次焕发新的生机,两人又再次充满活力地打点布置为新的希望起航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然而当那个男婴真的到来时,却让夫夫俩大跌眼镜,一岁半的男婴原来是小数点标注错误的十五岁少年,更让人抓狂的是,还是个充满愤怒与叛逆,嘴上没毛却毒舌犀利的恐同小混混。

  向来司职当家做主的攻叔Sven顾虑于少年的不良背景果断想要尽快将此事解决撇清,而少年Patrik也毫不含糊甚至威胁Sven自己会动用暴力来防范同性恋者的侵犯,一门心思想要逃脱这个“可怖的变态”家庭。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会速战速决的问题,却因为领养机构的休假一再延迟,然而,也正因为这次延迟,又给了三人继续相处,互相了解的契机。起初同样害怕问题暴力少年的受叔Göran在了解了Patrik凄苦的身世后,出于同情心也好,缘由久久无法被满足的亲长之性也罢,因为顾虑他们若不接受Patrik,少年就会被遣返回到困苦无依的收容所这一后果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即使丈夫Sven极力排斥甚至大发脾气,他也想帮助Patrik争取新的领养机会,在少年得到领养前让他寄宿在自己家里。

  随着相处的增加,Göran愈加了解到少年Patrik的问题是源于缺乏爱与关怀而导致的刺猬心态:用张牙舞爪的外表来保护自己没有安全感的心。可是,同样随着相处的增加,Sven却越来越无法容忍生活中这个异数的闯入,更因为和Göran沟通失和而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Göran的眼中,Sven已经有自己的孩子,虽然理解但是绝对无法感同身受自己对亲子关系的渴望。而且,离开习惯的都市居住环境来到这个看似宁静实则枯燥又充满敌意的郊区社区,也是自己主导的决定,起初憧憬的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泡影,单是害到Sven陪自己受苦就让心中积累起了许多无法消散的自责,更因此不忍加重丈夫的负担,所以将工作压力全部都憋在心里自己苦咽下去,没有了倾诉分担痛苦,不好意思再索取分享幸福,两人的交流变成了死寂。

  而在的Sven眼中,宠溺爱人若此,陪爱人来这个社区实现他将人生完整的计划,只要做好自己支持支持再支持的本分就可以。可是,一切都无法如意,处处尽不顺心,眼见爱人伤心憔悴也无力去为他做到更多,相信,每一位真心爱惜自己伴侣的小攻都能特别体会到这种煎熬的有心无力。但是,即便如此,也因为疼爱他不忍出口折损他的坚持与希翼,只能自己偷偷酗酒排遣满心的抑郁。这次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危险分子,因为深知Göran的善良,所以更怕他会受到欺骗和伤害,想要保护他的心情蒙蔽了自己发现Patrik的优点的眼睛。

  两个相爱如斯的男人,一个因为爱而不忍发声,一个因为爱而选择沉默,却忘记,爱不是靠说的,但是一定要说出来,要不然误会当如何消除去?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Göran自责的心情与Sven紧绷的神经碰撞的结果是前者主动提出分开。

  在此,想要为攻叔Sven特别正名,看到有不少影迷都在吐槽Sven这个角色形象塑造浅薄而且人物性格不好,真心为他不值,是以赘述如下五点:

  1、Sven本来是完全不用来到这个地方安家的,他在城里有自己成功的事业,也有一个不尽如人意但是自己并不太介意的女儿,来到这里完全是为了实现爱人享受亲子关系、完整人生的夙愿。

  2、在无望的现实和美好的企愿渐行渐远时,他也许没有很好的安慰到Göran,但是,他也并没有责备过爱人的天真,他是那种不善言辞的人,但是都会默默的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另一半。

  3、当问题出现时,他做的行为是为了保护Göran和自己,毕竟Patrik确实有出口恶言威胁到他们的人生安全,而且Göran确实太过善良天真,怎能不教他担心呢。

  4、来到这个小区后夫夫两人的沟通失和,是双方的问题。善良的人都喜欢把过错都拢纳给自己,这是一个源于高尚但是沉重的负担,来到这里是Göran主导的,他也没有想到一切会如此不顺,内心的自责与痛苦,影片中用他拔花毁园的镜头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初也许只是为了不让Sven担心而不倾诉出口,慢慢的,会转变成怀疑他是否也责怪着自己,而更加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5、面对这样的情形,要说Sven没有愠怒吗?肯定有的,但是我觉得,他更多的烦恼,是看到Göran不开心,又不忍心提议结束这里的生活回城里去,因为他知道爱人把这份梦想看得多重,因为他在来之前就做好了支持他陪他走下去的决定。


  所以,提出分开冷静的是Göran,他不忍心让Sven陪自己再在这条绝望的路上走更远,也不忍心就此放弃自己的理想,所以分开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他把选择权交给Sven,再次放他以自由,让他去想明白,是不是还要陪自己走下去。因为自己懂得,爱一个人,就给他自由,当他最终还是回到自己身边时,才能证明他是真的还爱着自己。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人生的得失,所谓舍得,正是有舍才有得。

  正是这次分离,又给了Göran和Patrik之间更多共处的机会,所幸,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上天终于收敛起来了自己的玩笑,让两个本质善良的人相遇继而相知。

  Patrik在Göran的帮助和引导下,首尝可以安心的生活,被关怀被尊重的滋味,经营起了帮忙住户们打理花园的生意。Göran的自家花园也因为Patrik的协助,变得愈发葱郁美丽。

  

  一老一少,亦亲亦友。通过善良的Göran,Patrik明白到:同志亦凡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性取向并不是一个罪恶的标志,眼前的那人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可以相依,还是在于他内在的心灵和品质,更重要的是,因为Göran,感受到了被爱的温暖和家庭的意义;而Göran也通过照顾Patrik,找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成为父亲的感觉,能够付出这样一份不求回报的哺育之爱,是何其的所幸。  

  然而正如选择分开是为了给Sven重新审视是不是还要和自己一起追寻这个天真的梦一个机会,也是Göran反省自己的这份坚持的价值的机会。

  虽然其间接受过来自各方的意见,包括Sven前妻所谓的“你值得更好的人”这种百搭失恋安慰用语,那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坚持下去只有自己清楚,心心念念的还是和他之间的珍情与实忆。

  终于在接到Sven约谈的电话后,Göran满怀欣喜的前往相谈,却收到的是他决定放手的答复,最糟糕的是,Sven身边还出现了年轻帅气的小三。

  在离开Sven公司的路上,被动隐忍的Göran在片中第一次哀怨成怒,猛踹路边的垃圾桶,再坚定的心遭逢爱人的离去,也会不禁叩问自己:因为追求亲子生活的固执之念,已经让自己付出了太多代价,这一切是否值得?因为坚持善意待人的良心,遭遇了无数的偏见、误会,而承受不被理解的孤独是否还是自己可以相信的人生信念然后抱着这样的信念走下去?

  然而在自己的失态被别人看到时,Göran又马上恢复了自己的常态,他始终还是自己,总是坚守着那份坚韧的恬静。

  无奈爱侣离去,而Patrik的领养申请也没有起色,Göran决定独自领养Patrik,却意想不到的是,领养机构的执行政策对婚姻伴侣领养和独身领养有不同的审查设定,还并非你情我愿就可以,需要重新申请!真是教观众不禁唏嘘,身为GAY要养个孩子还真TM费劲...

  这时,Göran回到家中,而Patrik依然在邻居家帮忙料理花园,不料道貌岸然的邻居居然欺身上前表达想要以金钱交易来猥亵少年Patrik的意愿,此语一出,向来沉静温和的Göran变得就像平时远远看到人来就遁走的母鸡在护雏时的一反常态一般不畏不惧,亲长之性的本能让此刻的Göran看起来那般的高大,和任意一位坚强勇敢的保护孩子的父亲无异。

  至此,影片的故事塑造出了Göran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柔弱但是决不放弃,隐忍但是决不妥协,心怀单纯饱受挫伤依然坚持自己笃信美好的信念,无辜被误屡遭偏见仍然不改内心坚韧从善的本质。
 
  对这般如此讨人喜爱的角色,导演当然慷慨的给出了HAPPY ENDING的结局:

  依然爱着Sven的Göran在Patrik的鼓励下再次积极地争取,在Sven来取走旧物时勇敢示爱,然而Sven顾虑到已和新恋人在一起委婉拒绝。可是,扪心自问,谁又能欺骗自己还爱着那人的内心和他真诚善意的挽留呢,已经将旧物打包收置妥当正准备驱车离去的Sven忽然下车,丢下愣在当场的小三,跑回屋里狠狠拥住被拒绝后正在伤心失神的Göran,终究重回了爱人的怀抱。

  而终于等到了新的领养家庭的Patrik也因为思念Göran想要继续同夫夫俩生活在一起,这一次,Sven放下了对少年的偏见,主动迎接男孩的回归,至此,一家三口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本片是一部主打描绘同志追求亲子生活、完整人生理想的作品,更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中年同志伴侣生活教科书。

  同志亦凡人,世人皆此心。每个人都有对爱与美好的期望,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去追寻那份最真实最朴质又自然而然的天性感情,但是,并非怀有好的目的出发,就会有好的结果。

  哪来那么多对的时间,哪来那么多对的地点,所以我们遇到对的人时,每次更近一步都并非易事。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常常会说,我爱你很容易,在一起才是最难的事情。而我想说,其实就算在一起,能一起多久?岂不是更不容易。

  无奈于现实的多舛,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才都等不到婚姻生活的部分就祭上结局。

  人生无常,心智随着年龄和经历都在变化,当初的那份感动总会消退,曾经的爱人都可能变成难缠的冤家,更别提工作、生活的压力。

  我喜欢这样来比喻:

  爱情就像一场马拉松,两个人跑有说有笑当然比一个人吃闷要轻松;

  可是越跑到后面就会越加辛苦,粗气直喘,慢慢的因为太累了,甚至都没有气力再开玩笑再多言语;

  然而有过长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每过一段都会有一阵觉得特别辛苦特别难受,然而只要撑过这一段,就会又觉得非常轻松,时而重复,时而重复,一如人生中所有的问题,没有永远的快乐,没有一直的痛苦,在时高时低的波峰波谷间,只有坚持下去,抗住那份辛苦,撑过那口闷气,就又可以跑下去,直至终点。

  正如片中的主人公Göran和Sven,他们相爱吗,当然;他们是因为不爱了而互相伤害吗?非也~

  生活会不断地给我们出难题,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烦恼与挑战,为什么晚节不保的人那么多?

  是的,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如果连爱都没有了,满盘皆输就是注定的结局。只要还有爱,就值得抗住辛苦忍住伤痛相扶相持,对彼此有信心,一起走下去。

  有人说,一个好的故事,不在于怎样开始,而在于懂得在最恰到好处的时候结束。我并不同意,故事说给别人听时这样处理尚算聪明。但是,每个人都只有独一无二的一辈子,自己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好,只有故事中的人自己才知道,这部《养子十五岁》讲述的:

  遇到真爱,需要运气。

  能在一起,需要勇气。

  一直走下去,需要不抛弃不放弃。


  才是我最中意的故事,有Göran这样的态度与信念经营爱情和人生,谁会去介意结局?
1

评分人数

  • 空↑

这字码的,好辛苦啊。

TOP

拜读完楼主的大作,感觉就好像看过这部电影!:s21

TOP

好一篇妙评,鼓掌{:5_303:}。

TOP

楼主看的好用心啊,看完这洋洋洒洒的感悟,我有冲动再看一遍这片子,再细细体会下个中滋味。
月黑风高杀人夜,
夜半无人私语时,
~~~~~~~~~哐啷啪~~~~~~~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