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神话与中国神话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神更像“人”,拥有更多的人性,甚至比人还拥有更多的七情六欲;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受外来的佛教及本土的道教的双重影响,则呈现出中国独有的“飘渺”感,他们多遗世独立,以异于凡人为特征,所以多以“仙”称之。
《前卫的众神》表现出典型的北欧风情及电影特点,镜头及节奏略显随意,偏意识流,正印合了北欧的生活特点,福利社会使人们的生存压迫感不强,冰天雪地的气候却带给人们躲不开的禁锢感,从而在潜意识里总想着挣脱,在冷静的外表下,是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电影中的四个男主角,Taavi,Jere,Marcus,Sami,拥有共同的特点:不是片名的“前卫”,而是“缺少爱”。Taavi是剧情展开的核心和动力,摄影行动是他发起的,摄影亦是他一直不变的爱好;Jere在电影中说,“我好像不懂爱”,最好诠释了自己的内心;Marcus是四人中最勇敢、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谁,也敢于追求,虽然没能从一开始就拒绝兄弟们的要求,但却是最早迷途知返的,所以他值得拥有四人中最好的结局;Sami从头到尾就是个可怜的形象,外形不佳,不懂调情,好面子又懦弱,终于使他走上了不归路。
片名中的“前卫”,只是这四个中学生的行为,而他们“前卫”举动,只是因为“缺少爱”,从而想要“寻找爱”。在寻找爱的路上,四个人的人生轨迹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似乎是命中注定。
Tavvi。可怜的身世导致了性格中的巨大扭曲和缺陷,这是无论多少钱财也不能弥补的。为了追寻记忆深处朦胧的美好,追寻儿时在父母身边的温馨岁月,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而正是这种方式开启了四个兄弟不同的寻爱之路,过程曲折,结局有悲有喜。只不过,作为始作俑者的他得到了上天的垂怜,当他把刚刚躲避的手,又慢慢伸向Reetta的时候,他的世界的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丝曙光出现。Tavvi代表寻爱的先死后生。
Jere。迷茫的少年,只懂性而不懂爱。当他开始懂的时候,曾经拥有的已经不再属于他。他应该是一直爱着Reetta的,只不过在拥有的时候,他过于懵懂。Jere是四个人里在寻爱的路上走得最远的,但也是走得最偏的。他支持Tavvi的计划,因为他在潜意识里也希望用这种的方式体验不同,寻找到他一直想要寻找到,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为此他做过那么多,那么投入,却始终错了方向。好在最后,他似乎终于明白了。他给Sami打电话,告诉他不必再录影了;又把“奖杯”摔得粉碎。Jere如果真能彻底醒悟,那么他或许能够承受得起Reetta离开他的代价。Jere代表寻爱的挣扎迷茫。
Marcus。四个人里最成熟,同时也最幸运的。相对理性的头脑没有给他带来太多麻烦,及时幡然悔悟让他不再错下去,同时又收获了真爱。Marcus代表寻爱的光明坦途。
Sami。从未体会过爱的滋味,屈服于自卑的灵魂。论起结果,Sami甚至不如Tavvi,至少后者最后拥有了Reetta,而Sami虽然父母双全,但他们显然也没有给予过他渴望的爱——他们当然是爱他的,可惜去了一个不属于Sami的方向。当Sami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自己父母,他们问他是否有了女朋友,Sami很坦诚地告诉了他们自己的处境,而他们却似乎并不担心。事实上,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儿子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可怕的忽视也多少要为Sami最后的悲惨结局负责。Sami的最后机会曾经出现,那是Jere的妹妹,她对从未体味过爱的滋味的Sami说,她喜欢他。令人遗憾的是,正是因为他从未体味过爱的滋味,他对爱的无知带给了他难以挽回的恶果。而且,在那样一个情况下,他没有忘记录像带,说明他的灵魂过分自卑,录一盘“好”的录像带已经成了证明自己的唯一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用尽一切办法也要抓住。就这样,Sami倒在了自己自卑的灵魂下,只能以悲壮的方式洗刷自己的罪恶,和向卑微的自己抗争。Sami代表爱的自我毁灭。
电影以四个不同的结局阐述了寻爱的四种可能,令人想象,现实的生活中,寻爱的过程是否也都是这样?这个问题却只能见仁见智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末尾,Jere把那个天使“奖杯”摔得粉碎,正好印证了片名中的“众神”。被摔碎的天使仍旧一脸悲悯,但已经存在的裂缝是永远也无法弥补了。
影片的最后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Reetta因同情而生爱,与Tavvi走到了一走,他们和Marcus向着第一缕的晨光走去,把寻爱而不得的Jere留在一片浓雾中,也让卑微的Sami长眠在黑暗的无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