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engwushi04 于 2010-8-6 17:33 编辑
很多人喜欢纳兰词,我不喜欢。总觉得纳兰词里有太多的句子和意象是似曾相识的,每次看到一句就会冒出各种名字: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秦观……然后,不停的被自己打断和煞风景。《无声风铃》也有这个问题,各种似曾相识的情节、画面杂糅在一起的时候,人的感觉真的会变得很复杂。当然,这部片子本身是将各种优点结合在了一起,虽然不免杂乱,但是不同的人总还是能从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喜欢这部电影的演员。吕玉来。瑞士短发男。看到电影的海报的时候,才发现吕玉来竟然演过《孔雀》。可是,我对于孔雀的记忆,只剩下——好电影以及张静初。吕玉来不帅,甚至有点木然。最开始的时候,并不觉得吕玉来有多么出彩。表情总是木木的,某一个角度看上去很像言承旭。当然,不像言承旭那么矫揉造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感觉。随着电影,吕玉来才慢慢的发出光彩,表情虽然仍然不多,但是却让人感觉暗涌不断。瑞士短发男。会想看这部电影,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瑞士短发男的存在。并没有表情的时候,眼神很忧郁。笑起来的时候,又有一种孩子气的羞涩。我喜欢他的八字眉。
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叙事。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导演真是非常纯情和庸人自扰的人。本身一部纯纯的爱情电影,被导演自己的庸人自扰式的电影语言弄得支离破碎。以至于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那个胖胖俗艳的妓女是Ricky的二姨,而开始部分的两位老人,更是在片尾字幕才知道了他们是ueli的父母。大概是我的后知后觉,整个故事在导演的剪辑中变得零零落落。当然,导演似乎想让整个电影脱离了具体时间的控制,从而更加的意象化。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交代,以及跳跃的过于琐碎,使得有些时候情节变得非常的费解。Ricky怎么就成了ueli的店员?街尾的婆婆的出镜又有什么意义?整部电影更像是导演的随感集,而忽略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喜欢某些台词。当导演静下来,叙述香港的故事的时候,某些台词还是让人很喜欢的。Ricky的妓女二姨送走了某客人,看到Ricky带着Pascal回来的时候,二姨一句你们别吵到我的客人,让我爆笑一下。然后,419之后的Pascal问Ricky,你的中文名字是什么?这大概算是本剧最感人的一句台词了。(记得看《十七岁的天空》中金勤语重心长的对杨佑宁说,gay里面十个有九个叫Kevin,之类的名字。可见,真名的意义。)419之后的真实姓名,这比Tiffany的订婚戒指还难得吧?虽然,本剧的琐碎有时候让人一头雾水,但是也有一些琐碎,让人会心一笑,怦然心动。
不喜欢电影中的北京。电影中的北京,大概是由于导演的不熟悉,太脸谱化了。不过这大概也是很多香港人心目中的北京。要不是听到天通苑这三个字还真是让人想不到是北京。更像是各种的三线城市。(顺便一提,字幕中天通苑三个字是错的。)
喜欢电影中的香港。电影中的香港让我不断地想起张爱玲在《倾城之恋》所叙述的香港。虽然是几十年前的香港,但是香港的某些特质还是存在的。而整个故事也只有在香港才有了发生的可能。就像范柳原和白流苏。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香港也成全了Ricky和Pascal。也只有在香港,鬼佬和底层中国小g才能走到一起,相濡以沫。换做别的城市,这样的故事都是不成立的。
喜欢电影里的瑞士。导演很有野心,虽然将时间架空,剪切过的时间变成了空洞装饰性的时间。但是空间却实实在在的在香港-北京-瑞士之间转移。很喜欢导演镜头中的瑞士,清新、开阔,对比着北京和香港的拥挤和嘈杂,瑞士的象征意味无疑是很明显的。我想导演自己也是很喜欢瑞士吧?两部电影都是中国男跟瑞士男。
不喜欢电影中的某些镜头。这些镜头太过于直白了,以至于快变成了新红楼的旁白,比如Ricky带晚饭回来,发现Pascal不在,然后竟然是塑料袋的的提手,慢慢的垂了下来,好像含羞草一样。类似的镜头让我很无语,导演是这么不信任演员么?
看完整部电影,心里一直想着一句很老的诗:“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Ricky一直在三个地方奔走,但是却并不属于任何地方,真正的家乡只是电话中城里反面的乡下。Pascal始终出现在香港,最终客死异乡。Ueli虽然在瑞士,却被自己的姐姐拒之千里,也无异于流浪。或者流浪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错误
作者: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