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若此时/Any Day Now



会员评价:


还没有评论
论坛出品 | 论坛高清 | 论坛蓝光
警告:本帖并不提供资源下载,回复必须为剧评,否则予以删贴且扣分处理




看海报冲着我在追的美剧《傲骨贤妻》和《家有喜旺》俩人的穿越感而看,结果观影过程中一阵阵的唏嘘,虽然本片如果真的论质量并不算什么高质量会归为经典的同影,但整体虽然虐,但也隐隐的充满着正能量,尤其是前半部,电影从开始剥夺马克抚养权开始,就进入到了另一个境界,全篇来了个急转直下,最后那个令人唏嘘的结局,虽然本片也有种什么都想讲点,导致抓不住重点的感觉,本片对同志身份的认同,对同志爱情的表现,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对当时法律不公的控诉等等,导演都想讲,但一锅端的做法难免会什么都抓不好,但本片总体来说,尤其是那些粗制滥造,没啥营养、故作深奥、只为噱头的低劣之作,本片显然还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就和片中鲁迪和保罗相爱的那样,过程虽然缺乏感情的铺陈,但路子对了,舒服了,就走的稳,不狗血,但情是真挚的
1

评分人数

TOP

我很少对电影做出评价,但是这部电影确实给了我一个不吐不快的机会。看完电影很多人都会对其中这一对相处一年的中年情侣唏嘘其生活不公,我却认为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在与将同志与唐氏综合症这一弱势群体放在了一起,相对来说便减轻了同志这一话题在电影中的主导位置,反而将孩子,残疾,家庭这三个元素放在了首位。虽然很多评论都说导演想要做到《费城故事》那样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却认为观众将自己带入了一个误区,导演将这对同志在片中的身份平民化了,即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这个孩子的故事,只不过家长是一对基佬罢了。
1

评分人数

TOP

我知道这部片子制作很精良,并且得了很多奖,但我依然只给了三分,因为在我看来,这片子在最后十五分钟里,严重跑偏了!如果孩子的母亲死了,或是被判永久监禁,那这对同志伴侣所做的抗争就是合理的,但问题是孩子的母亲依然健在,并且最后出狱了,虽然她是个瘾君子,难道这对同志伴侣就有资格去抢她的孩子吗?当母亲不在时,同志伴侣可以帮忙实行代理监护权,一旦母亲要求索回监护权,那任何人都得靠边站。法官并没有判错,不论我们谁坐在法官的位置上,不论下面站的是不是同志,只要孩子的妈在,并且她要求要回她的孩子的话,那孩子必须判给母亲,这个是天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女人是吸毒者,就强行抢走她的孩子,因为那也是一种歧视,是对吸毒者的歧视。片子的编剧很恶毒,他最后把这个孩子写死了,让一对同志爱人的行为看上去更加合理,但即使孩子死了,法官也没有错,错的是孩子的母亲....是她对孩子监管照顾不当。
1

评分人数

TOP

回复 4# derek2006
孩子你太急进了

TOP

有时候偏爱这种淡淡的叙述的故事。被生活打动。

马可喜欢Happy ending.所以也以为这个会有好的就结局。如果有相信的就去相信也并非盲目。



1.what u see is what you get.

这部电影里面,马可这个孩子真心很有感染力,看他笑就很开心,看他使着小性子想要甜甜圈也是真。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的美丽和欢乐。无论你的主观是否蒙蔽过你心你眼。可惜很多人还没有懂得这个道理。

在单身家庭,并有着瘾君子的母亲患着唐氏症,最后在疏忽的关爱里面走失死去,或显得太过凄凉,但是有时候,他也有过被亲吻得到额外幸运,“相信我,亲爱的,在这个疯狂的世界我们都需要一点点额外的幸运”,他得到并未尝失去,即使他可能不知道此后。

每一个孩子需要的除了一点点的幸运更多的应该是平常的爱护。我们看得到马可的母亲应该还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即使大多时候她的爱不算合格。但是问题就在于,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这是完全怯懦的自私的表现。家庭的温暖和来自父母的爱不能算是额外的幸运,平常的意思就是指毫无疑问毫无悬念,如果有人要问“凭什么我要给予自己孩子、父母我的关怀爱护”,才是真正的不平常。

孩子敏感并有自己的情绪。当Marco在知道自己有一个家的时候,激动的哭;在合唱时候得到赞扬时自信的神情;等待被接回家时期许的凝望…都难以忽视。

“你们的所见即所得”医生说。一些与生俱来的感情在最原始的状态,是无关你爱护的事物能带给你什么的。太过纯粹的感情被人们遗忘的太多。即使可能会被人说太过理想化的想法,还是觉得纯粹的情愫就算可能带了许多附加条件使得我们认为其更加可爱,但只剩它本来的面目还是可爱的。无论马可是否能上大学,回报作为上大学取得的成就感(并非指大学本身是一个荣誉,而是孩子得到的努力的回报带来的骄傲),接受和包容、愿意付出一部分的自己来承担作为监护人的责任,还是让我觉得感动。



2.就像你无所畏惧
关于许多时候,双方陷入一段关系,例如两个同性别的人在一起,一方未出柜。在很多时候得不到被认可的地位,在一定场合遮遮掩掩其实是很心酸的一件事。被诘问“为什么不说出来不敢改变”,得到回答“你知道这样后果很严重,我会有很麻烦失去很多”。其实一直觉得体谅是相互的,但并非畏惧不前安于现状。敢于改变的预先得准备好面对的失去,并知道什么才是更可贵的,那么到了变化一刻也不会太手足无措。无论什么性别的个体都应当学会勇于承担。



3. “这不是歧视,这是现实”
持偏见的人并不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是充满了歧视的,就算他们努力秉持公正。例如法官们,从一开始的毫不犹豫地拒绝申请,即使被说服接受了,仍然在最后的审判中被并非品质的部分左右决定。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的东西说明包容性的重要地位。就像老师。
但是受到歧视的人不能因为遭到习惯性对待,就认为自己理所应当被如此对待。Paul说“这不是歧视,这是现实”,事实上是对现实无奈的自我安慰,即使我也一度认为现实如此,被惯有存在同化,但是这的确是歧视。难道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都是因为其伴侣的性别,而非自己作为人的个体来得到、行使自身平等的权利?难道是因为智力的高低而非个人的生命特征得到应有的生活权利?难道是因为财富的多少而非生而为人的热忱来决定生活的权利?固有看法并非是全对。你我既然存在,就不能屈服于“这是现实”。

也有这样的一部分人,会喜欢探寻别人的生活,然后伸手干预。例如地区检察官Wilson。他老是在不经意间试图窥视别人的生活,然后作出干预。如果他并非对同性恋抱有偏见,就不会揭露Rudy和Paul的关系,更加不会为了证实自己的高人一等,同Marco的母亲做出交易来赢得官司。我们可以从演绎中看到母亲有过犹豫,她知道Marco的确不适合和自己一起。R和P更能给他一个家庭。这点也是为了说明P和R的争取并非是不合理的,即使母亲健在,但是之前她的确是授予了监护权。



4.Happy ending
信者得爱,爱若此时。
1

评分人数

  • 阿倩

有朝一日 请想我

TOP

  毫不犹豫给五星。最打动我的,是影片主角无私的爱,毫无理由毫无所求,哪怕只是一个智力低下容颜丑陋的小男孩,由同情而始,以爱而终,这是与人为善的最高境界了吧。
  影片实际上是一个法律博奕的过程,在各自的立场来说人人有理。法庭有法庭的考虑,法律文书是着眼于长久的生效,在同性婚姻未有确立时,将一个小孩托付于两个没有法律保障的关系的人,确实是值得慎重的。说到底,法律的规定其实是为未成年人着想的,无论是家庭福利署的存在,还是监护权的认定,都是为慎重起见,从这一点来说无懈可击,剩下的就是互相博奕,看谁胜出了。
  但是导演所暗藏的攻击显然不止于此,一个母亲要回自己的小孩理所当然,但当这个要求是由地方检查署与母亲交换条件而来时,矛头的指向就是万恶的官僚主义了。我一直没想通,地方检查署以提前释放为条件,要求吸毒的母亲去争回监护权,到底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答案是没有,这是一个对母亲、对孩子、对争取监护权的同性恋人三方都是最糟选择的决定,地方检查署亦不能从中获得任何名利。那么,为什么?我们从退庭后律师的前上司做的那个吹枪烟动作,可以理悟其中缘由:歧视,仅仅是歧视而已。而这种歧视,导致了一个原本可以得到幸福的小孩最后冻死在大桥下。
  爱若此时,这个名片,翻译得太好。
1

评分人数

TOP

给五星。

看海报时,我对此片完全不抱什么希望,可能我有偏见吧,对主演,汗。

同志的权利,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是需要去争取的。

在中国,积极争取自身权利的人,很少很少,包括我。
我是同志〓★悲带酷★〓谁认识?

TOP

同志收养孩子的问题貌似一直都争议不断,但是这样的悲剧我们不愿成为下一次的警钟和遗憾。
争吵的是法官律师,而失去幸福的却是孩子自己。何以用孩子的无辜来作为众人争论的焦点,何以用孩子的幸福来剥夺同志家庭的权益。你们胜利了,但是孩子的幸福就此牺牲了,当你们打开信封看到最终结局的瞬间,你们后悔了么?
他与他的一见钟情是整个故事的开端,爱情并不是主线,同志领养孩子的权益才是重点。两个人,一条心,只为孩子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却也敌不过众人对同志群体的偏见。权益得不到保障,家庭得不到圆满,极力反对者成为了胜利者。可最终的结局是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爱与不爱,与性向无关
1

评分人数

曾经的日子,那么美好...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