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论
说实话,片子其实并不复杂。讲的就是基于一个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故事。里面涉及同志少年的困惑与解脱、虔信上帝母亲的愤怒与转变、世人对此事的看法等等。论题材,涉及同志、宗教、救赎、转变等话题的电影,这一部并不是首创。之前已经出现不少类似的作品。但为何那些作品让人看后即忘,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待我们分析完Prayers for Bobby这部电影的点点滴滴之后,答案自会浮现。
书籍 除去《圣经》,电影里一共出现了2本书+1本宣传手册。第1本书是在第16分11秒-16分40秒出现的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关于性的一切》),Mary按照此书的提示找到了一位能够矫正同志性向的精神科医师;第2本书是在第37分23秒-37分42秒出现的Now That You Know-What Every Parent Should Know About Homosexuality(《每个父母都该知道:关于同性恋的一切》),这是Bobby在受到David鼓励后企图与母亲达成相互理解而从波特兰附信寄回家里的;最后是1本宣传小册,是在第43分20秒-43分44秒出现的AIDS-The Wrath of God(《艾滋:上帝之怒》),这是Mary从电视上得知AIDS已逐渐成为所谓的“同性恋者专属疾病”时随同《圣经》经文提示卡跟一件毛衣寄给Bobby的生日礼物之一。几番来回,我们都可看出母子二人的互不妥协。
垃圾 第53分55秒-54分52秒,David走近Griffith夫妇,向他们痛失爱子表达深深的遗憾之情。当一等David转身,Mary就将他用过的餐盘扔进了垃圾桶,然后双手抹上肥皂拼命清洗,生怕会染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这点在真实的Mary Griffith身上确有其事,但版本不同。现实生活中的Bobby Griffith在14岁那年向母亲介绍了自己一位女性朋友,出于某种原因,Mary当时借给了她一件外套。但事后当Mary得知这个女孩有过同性恋经历后就再也不愿穿那件外套。她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跟Bobby讲:“You can't love God and be gay!(一个人不能既爱上帝又身为同性恋!)”由此可见Mary对同性恋的成见有多深。原始信息点此
教会 片中一共有两个教会。一个是冥顽不化的基督教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以Joseph牧师为首的一众牧师视同性恋为粪土,谴责其必入地狱受酷刑。这也是Mary曾一度忠贞不渝的教会。另一个教会是以Whitsell牧师为代表的大都市社区教会(Metropolitan Community Church)。此教会本着宽容的态度为众多同性恋者及其家人做精神上的解脱。
牧师 个人很喜欢Whitsell牧师。在第1小时04分10秒-1小时06分22秒及第1小时08分14秒-1小时10分22秒,睿智的Whitsell牧师为Mary开启了全新的宗教观:“我们当然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圣经》经文。《圣经》毕竟是人写的,亦由人去解读。而其中很多解读只是反映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与信仰。盲目的信仰跟毫无信仰同样危险,有时适当的质疑会引你找到更深层次信仰。”他引导Mary向PFLAG靠拢,即“同性恋亲友会”(Parents,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这为Mary的进一步转变奠定了基础。
忏悔 第1小时15分57秒-1小时17分48秒,影片第2个高潮来临。深感自责的Mary在教堂跟Whitsell牧师忏悔,说出:“Now I Know. Why God didn't heal Bobby. He didn't heal him, because…there was nothing wrong with him! (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上帝没有治愈Bobby。他没有治愈他 是因为...他身上没有任何毛病!)”
也许有人会把本片称为“少年版的《断背山》”,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样故弄噱头。不是说本片赶不上《断背山》,而是指两部片子其实都很精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至于谁是谁的影子、谁向谁致敬之类的劳什子问题,争论来争论去又有何意义?我只知道,从此以后,同志电影史上又有了一部优秀的作品。这就足矣。
最后,我得说:QAF中文论坛所有的朋友,无论你曾经面对、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怎样的困惑不堪、艰难险阻,都请不要气馁。命运始终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请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Life is Short & Live for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