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没有人比你更爱你

我们该怎么活着,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别人而活? 是直面自己,还是为了父母家人,为了所谓的爱,而牺牲自我?这样的诘问,放在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之下,往往会被匝上“百善孝为先”,"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样的紧箍咒,而否定了自我选择的可能性。于是,我们应该为别人,至少也要为父母而活着,因为他们生育养育了我们。如果在面对自我和家庭的冲突之时,自我往往成为了冲突的牺牲品,换来的是表面的和谐和伦理道德的贞洁牌坊。“存天理灭人欲”是这道德伦理的逻辑起点与归宿。

       在以宗教规则创造和约束道德规范的西方文化中,在原罪说的游戏规则之下,爱,也被附加了条件。爱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要爱别人。博爱是永恒的,是用来洗刷罪名的,而爱自己却被定义为狭隘而偏执。爱上帝的人,上帝不一定爱他,而一切对于上帝之爱的质疑之声,都被扣上罪名,要用一生的忏悔去洗刷。爱变成了一种无法承受的负担。用爱的罪名罪化了爱本身。东西方文化竟在这一点上如此的雷同。

        爱,本是一种自由精神的体现。每一个心智完善的人,都是懂得爱的人。而这种泛化的爱,不是建立在博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认知,爱自己,尊重自己的基础之上的爱。那么,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就是每一个人成为独立的个体的基石,也是一切权利与义务之滥觞。没有了对自己的爱,没有了自由选的爱,那么人生的一切都是虚无的海市蜃楼。美丽,却异常脆弱。

        而正是这样基本的权利,正是这样基本的认知,却在我们每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被社会的,道德的,伦理的,宗教的外在规范所改造,解构。当我们经历了挣扎,最终变为一个社会人的时候,我们害怕去选择,害怕去面对真实的自我,害怕爱自己大过爱别人。社会的准绳高于个人的标准。所以我们在逆向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伤痕累累。有的人找到了自我,而更多的人迷失了。那些找到自我的少数,俨然成为了异类。成为了道德宗法名义下的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佑鲍比》,其实鲍比更像是道德宗法的牺牲品。当Mary高喊着,“我不能失去你”的时候,她正在一步步的将Bobby,以所谓爱的名义推上宗教的审判台。当她对着Bobby祷告,当她虔诚的希望上帝可以原谅Bobby的“罪”,她正是一点点的毁灭Bobby的人性。Mary俨然成为了道德宗法的代言人。她狂热的宗教信仰,她对上帝原教旨般的膜拜,最终将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同时送入痛苦的深渊。从另一个角度而言,Mary一直都没有爱过自己,没有真正去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她以牺牲别人的幸福和爱的权利来求得自我的宽恕,最终却受到了最严苛的惩责。

       上帝是公平的。错在我们对上帝的误读。错在我们打着虔诚的名义对上帝的曲解。就像牧师对Mary说的那样,迷信和信仰迷失一样的可怕。

       传统的道德宗法之所以强烈的反对同性恋,反对LGBT这一社会的“异类”群体,是这种宗法的根本乃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父系社会男权女卑,家父为王的等级体系之上。而同性之爱,无疑消解了异性恋伦道德伦理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同性之爱,是最平等的模式。是在自我认同基础之上的爱。没有了男尊女卑,没有了女人是男人的肋骨的谎言。双方不仅在人格上,在精神上,甚至在肉体上也是平等的。当然,这种自由与平等也彻底否定了父至尊。否认了宗族的等级关系。这必然会遭到以异性恋为主体的大多数的反对,诋毁。个体的力量在众人面前是渺小的。小众,亦然。

       Mary对牧师说,你在心中对这些早就有相应的解释,只是为了证明你对《圣经》解读的合理性么?牧师说,我们又何必从字面上理解《圣经》本身。《圣经》本身是凡人用来解读和注释的。Mary说,我从未怀疑过我的信仰。我没有理由去怀疑。牧师回应道,有时候,质疑会让你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都在用自我的方式来解读,只是我们不愿承认而已。我们总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去解构,去解读,去要求别人。而我们是否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拥有这样做的前提。我们在要求别人去爱别人的时候,有没有要求自己先去爱自己。了解自己。用爱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他人,爱他人。爱是平等的,而不是强加的。爱是自愿的,不是胁迫,不是淫威。不是真心的付出就一定是爱。这种盲目,往往和恨,有着同样的效果。所以我宁愿说,Bobby死于以爱的名义遮挡下的盲目。

       Bobby对Mary说,Accept what I am, or forget it. 要么接受我是谁,要么就忘记我。这看似固执的一句话,隐藏了多少的决绝和眼泪,和爱。Mary也只有在后知后觉的悔悟之中,明白了Bobby对自己的爱。明白了Bobby自我毁灭的根源是她拒绝了Bobby的爱而一心想要把自我的盲目的爱以千钧之力压在Bobby单薄的身上。就像她在市政厅的那番话里说的一样,如果我能在事前多作一番调查,如果当我的儿子对我推心置腹的时候我肯倾听他的声音,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满心悔恨的面对你们。是的,爱使人盲目,而以父母之名的爱,以博爱之名的爱,往往是盲目而又摧毁性的爱。

       “我没有意识到,每当我对同志作出天谴的指责的时候,每当我形容Bobby病态、反常,并且会危害到别的孩子的时候,他的自尊,他的生存价值,就这样被毁掉了。” Actually, his spirit destroyed beyond repaired.

        突然就想起Good Will Hunting里,Chuck盯着Will的眼睛,一遍又一遍的说,“It's not your fault, it's not your fault, it's, not, your, fault”。Will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进而完成了艰难的自我救赎。而这源于Chuck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Will的爱。而Bobby,正是没有人引导他去自我救赎,没有人去对他说,“It's not your fault”,而却把一切的罪,一切的责,全部凝固在他的双肩之上。Will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Chuck。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我认知的泥潭?帮助我们完成自我救赎?

       没有人。电影毕竟是电影。而Bobby真实的故事背景也打破了我们幻想自我“心灵捕手”从荒芜中出现的幻想。那么,要么自我救赎,要么自我毁灭。这就是这个伦理道德建构下的社会交给我们的任务。那么,回归我们这一切的起点,认识自我,爱自我,懂得在自我成长的路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是这个社会留给我们完成自我救赎的唯一路径。

       没有人比你,更爱你。

       以此,献给这部经典的电影,《天佑鲍比》。
1

评分人数

  • 空↑

TOP

回复 1# mrwhite


   这个电影让人很难忘记,尤其是家人的态度,有机会再看一遍

TOP

说明宗教多么可笑,上帝是爱你的,可是上帝又以各种精神束缚来迫害你。

TOP

写的真好,我们要多爱自己一点,没有人比你更爱自己

TOP

文字特别出色

TOP

没有人比你自己和你妈妈更爱你~在这部电影中是这样~

TOP

其实我觉得最懂自己的人是自己,因此,自己爱自己是真正的爱,他人爱自己总会狭隘,除非遇到的是真爱,那么,What a lucky guy。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TOP

有时候有爱不一定有希望的。爱你时是无奈和无助的。

TOP

回复 1# mrwhite


    嗯咯,爱人得先爱自己

TOP

写的很好。
1

评分人数

  • Markus

TOP

写的很好。

TOP

喜欢这部片子

TOP

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不要发生。楼主写的很好

TOP

話雖如此 但卻很難做到

TOP

好文,支持

TOP

是的,没有人比你更爱你!

TOP

看了这部片子不久,觉得很感人,觉得有点悲伤。毕竟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无法想像鲍比当时的想法,但是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日子、珍惜生活。因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也要为家人。还有一句话好死不如懒活。

TOP

说的真是,我们总在是陪在父母身边尽孝道和出门闯天下完成梦想这样的选择中犹豫不决。
我们是爱自己的父母的。但是如果一辈子不做回自己哪这辈子的意义在哪里?下代人也要如此吗

TOP

写的很好。

TOP

或许吧 只有自己最爱自己 靠别人的爱活着太累了

TOP

顶起  我爱你

TOP

感動
我差點兒哭了

TOP

回复  Gerrard


    看到你的签我默默地笑了。。。。
jcxloveckh 发表于 2012-7-11 22:42



    我的什么签?

TOP

其实我想说。。。可能很多不是信徒的人都能很随意地看这个片子然后再很自然地发出些评论
但是作为一个信徒我想说,很多人真的理解不到那种压力。。。。不是外界的压力,是来自自己信仰的压力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