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娱乐周刊》评选出90年代十大同志影片,使这一“另类”题材走上了主流化的道路。同志影片的分类由来并不很久远,尤其对美国来说。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欧洲从70年代就有很多电影大师涉足这个领域,尤其是意大利的帕索里尼和德国的法斯宾德,还有后来的德里克·贾曼。但这几位著名人士,都是“感同身受”,站在“自己”的角度诠释,而还不是站在“普通人”角度。美国80年代曾有少量同志电影,像《同窗之爱》。而此次评出的90年代同志影片都是主流影片,代表了美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普遍观点和社会接受程度。
什么是同性恋电影?是由同性恋演员主演?是关于同性恋经历?或者只是简单描写同性恋角色,而影片主旨可以根本与同性恋无关?从名单中的这些电影看来,它们都有。有些影片只出现了同性恋角色(《去钓鱼》),而另一些影片中他们相爱(《美好事物》),并面临憎同者的眼光(《爱是生死相许》)。但所有这些电影都同时着眼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阶级斗争(《男孩不哭》)、死亡(《高潮艺术》)以及信仰失落(《神父同志》)…正因为这些拓展的主题才让同性恋电影具有不一般的美丽与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