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嚎叫/Howl》:赤裸裸的必要性 [打印本页]

作者: gaia5239    时间: 2011-2-13 15:40     标题: 《嚎叫/Howl》:赤裸裸的必要性

电影由在法庭中进行的审讯、Allen Ginsberg的访谈、和诗集的动画交叉进行着。十分喜欢动画的部分,因为这让缺乏想象力的观众,如我,能看见诗人在脑海中所看见的,对抽象的诗集也更印象深刻。从影片中了解到Ginsberg的《嚎叫》其实是他旅程中的所见所闻。当中,不乏他自身恋爱史的描绘。当被问及为什么写作的时候,他的回答竟然是要和所仰慕的对象表达心意。果然,爱情会让人们充满幻想和诗意。

非常庆幸电影公司找James Franco来饰演Allen Ginsberg,而不是其他好莱坞男星。James Franco拥有UCLA英语学士学位,现在更在耶鲁大学修读博士学位,所以比起其他男星,他多了一丝书卷气息。从他饰演的访谈片段中,可见他对角色下足了功夫。姑且不论他模仿的到底像不像Ginsberg(其实除了电影中的寥寥几段真实片段,我根本就没有看过Ginsberg到底长什么样),但你不能否认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诗人的味道。

说实在的,小弟才疏学浅,对Allen Ginsberg的《嚎叫》诗集并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他在字里行间对美国当时『垮掉的一代』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因遣辞用字大胆露骨,其中更包含了不少同性性爱描写,因而让出版商被告上法庭。就如Ginsberg说所,这场官司并不干他的事,因为执意要出版诗集的人不是他(《嚎叫》最初是被写来朗读的,并没有出版的意思)。在这里想要探讨的,不是诗的内容,不是电影的好坏,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电影带出的两个信息。

首先,文学创作,甚至是广义的艺术创作,是不是应该有个规范。在片中,双方律师针对《嚎叫》找来了英语文学界的专业人士,来断定它到底有没有文学价值。有人说它根本不符合伟大文学作品的框架,有人说它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有人说它的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但到底文学框架是什么,而且是由谁定夺的?如果我们为艺术创作设限,艺术本身又如何随着时间而进化?如果说艺术作品是一面镜子的话,我们可以看见当时的美国社会前卫文化和保守主义的对峙。但,至少还有对峙。在文风保守的马来西亚,政府时不时就禁书禁电影,一旦有异端出现,就马上出手扑灭,连对话的机会都不给予。所以,我十分赞同辩方律师的总结陈词,无论胜败,这场官司都是美国文学创作的里程碑(而我的马来西亚在未来还是在原地踏步吗?)。

第二点,控方不断指出《嚎叫》中的猥亵的描述是多余,没有必要的。《嚎叫》需要这些淫荡的描述来传达它的意义吗?这让我联想起作风大胆的Lady Gaga。暂且不管她的装扮如何,她和Allen Ginsberg一样以大胆的方式传达自己的信息。举个例子,就美国的『不问不说』政策,她在公众场合和社交网站上不断呼吁政府认同军中的同志士兵,并利用自己的粉丝展开『抗议活动』- 主动打电话给议员以表示对政策的不认同。曾经想过她的高调作风到底有没有必要性。但换个角度瞧一瞧,如果能达到目的,又为何不可呢?同样的,如果《嚎叫》能以大胆的言语唤起社会的反思,那么控方又有什么理由将他列为禁书呢?

但最后,《嚎叫》到底只是Ginsberg路程的沿途所见的荒唐事。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将所有的事情记录了下来。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珍爱,背对背地坐在广场上的石凳上仰望穹苍。不管官司打得怎么样,他已经找到了,幸福。
作者: gaia5239    时间: 2011-2-14 16:00

谢谢Markymark加分~
作者: 置莲怀袖    时间: 2011-2-19 14:27

作为垮掉一代的代表,金斯堡的文章好有穿透力
作者: gaia5239    时间: 2011-2-20 12:06

回复 3# 置莲怀袖


请问您了解他的文章吗?可否和大家分享一下Ginsberg要表达的是什么?
作者: 往事如烟    时间: 2011-2-21 02:52

电影里金斯堡的诗,的确是极其的震撼,但是并不只是因为他赤裸裸的用词
作者: 往事如烟    时间: 2011-2-21 02:52

电影里金斯堡的诗,的确是极其的震撼,但是并不只是因为他赤裸裸的用词
作者: 小P    时间: 2011-2-21 09:24

诗歌主要是为纪念他在精神病院的室友 (他因为同性恋被强制送去精神病院待了2年 他妈妈被送去精神病院后死在了里面)

在他看来 有病的不是他们这些人 而是这个社会 60年代的美国

那种垮掉的心态存在于对越战 对摇滚 对嬉皮 对性觉醒的一切感受里面

所以他把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全部“嚎叫”了出来

另外 当时的诗歌和现在不同的是在创作中存在必要的“朗读”环节

诗歌是为了“读”而生

所以文字有时候会跳跃  但更注重的是一种整体的韵律

如果你仔细 就会发现嚎叫长诗一共分3段 每段压了一个韵脚 第一段是he 第二段是Moloch 第三段是Rockland

通过不断咏叹韵脚 形成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推进感

ps楼上抽得好感性{:5_322:}
作者: gaia5239    时间: 2011-2-21 14:04

诗歌主要是为纪念他在精神病院的室友 (他因为同性恋被强制送去精神病院待了2年 他妈妈被送去精神病院后死在 ...
小P 发表于 2011-2-21 09:24


谢谢您的详加解释~ 现在看懂了一些些~
作者: 置莲怀袖    时间: 2011-2-21 21:53

本帖最后由 置莲怀袖 于 2011-2-22 21:31 编辑

回复 4# gaia5239


    嚎叫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最长的一部分,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也是垮掉的一代度过可怕经历的写照;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索了他们陷入可怕经历的根本原因;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因无法掌控命运而可能遭受的失败的挽歌,同时也是对未来希望破灭的挽歌。因此,诗名嚎叫与诗歌的主旨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那长长的喊叫声是面对死亡和灭绝的痛苦、绝望与恐惧,同时也是对一个人自身命运中信念的声明。

引自《美国文学简史 学习指南》第二版 赵红英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76页。

学英美文学的时候讲垮掉的一代的话绝对跳不了这篇的。金斯堡“开始写嚎叫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写诗,至少没有打算写一部名诗。一天,在纽约一个破旧的公寓里,金斯堡想起他的朋友们,便开始在他的二手打印机上写东西……在没有任何预先设计的情况下,文章的每个句子都是以‘谁’开头”然后他发现那些绝妙的句子从他的脑中悬河般淌出来,最终他整整写了7页纸。垮掉的一代很讲究自然流露,克鲁亚克(电影中金斯堡最先喜欢的那个)的名著《在路上》只用了三周。要理解诗歌,必须了解垮掉的一代,明白二战对人类精神的创伤性影响。

至于形式,作者借用了惠特曼诗歌的散文风格和威廉斯诗歌的语调和节奏。小P说的比我说的好,就不多赘述了。
作者: 置莲怀袖    时间: 2011-2-21 21:55

诗歌主要是为纪念他在精神病院的室友 (他因为同性恋被强制送去精神病院待了2年 他妈妈被送去精神病院后死在 ...
小P 发表于 2011-2-21 09:24



    请注意第三部分才是献给卡尔 所罗门的。
作者: gaia5239    时间: 2011-2-21 23:29

回复  gaia5239


    嚎叫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最长的一部分,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也是垮掉的一代度 ...
置莲怀袖 发表于 2011-2-21 21:53


谢谢您精彩的论述,让大家都获益不浅~




欢迎光临 Queer As Folk中文站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QAF中文站 (https://qafone.cc/) Powered by Discuz! 7.2